Rocky的羽球筆記是以接近中級的觀點&程度來分析羽球雙打怎麼打,羽球程度相近應該對想進階中級球友比較有實際幫助。內容會用實例講一些球友打羽球遇到問題,請教羽球高手學的知識,也講一些場上自己打羽球的紀錄與反省心得,與看別人打羽球分析。希望這個羽球筆記心得也能幫到羽球新手與中下程度球友,一起進步共勉^^。至於想看相對系統一點的文章可看以下幾篇。
新手想知道怎樣快速變強可看,有精選教學影片 羽球新手快速變強FAQ 羽球如何變強.
進階版含雙打輪轉跟雙打觀念可至 羽球新手快速變強FAQ2進階版-羽球雙打心得)
新手想了解球線跟磅數的影響可看 羽球新手如何挑選適合羽球線,羽球線磅數,與換線時機.
新手想知道自己程度如何可看 羽球新手入門之羽球零打及判定自己羽球程度
背景能力說明
首先說明個人分析能力還可以,前場能力強於後場而體能跟協調性不算好然後有肩傷殺球弱,步法移動勉強合格有點難度的球還接的到。實力就大約中羽分級4+接近5-(偶爾神奇浮動到5級中),大概台灣羽球分級18級那個大概9~10浮動的程度。對強的就落花流水,對弱的就感到輕鬆這樣XD.
真正說強的部份就是花在網路上看羽球有的沒的的時間,最少也500小時有吧。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各羽球精華區看到兩三輪的人,基本上就不用看了。
錯誤練習是瞎忙
大學時常抓著校隊朋友練球打球,But連揮拍姿勢跟步法都不對,其實那時練N個小時進步的只有體能跟不良習慣,各位也請注意先揮拍正確、步法正確才練其他單項不然瞎忙。建議順序長球要打的蠻輕鬆的感覺才往下練 原地長球=>後退長球=>原地切球=>後退切球=>長切放放挑 練上網加後退…這個沒練好~打球一定鳥
*跑步法怎樣叫錯誤,從中心開始往每個點都會跑,任意組合兩個點就很狼狽(中間明顯頓一下硬要作非常回完全中點的回中再跑),這各就叫錯誤,練步法注意要練組合歐。
2022/04/27羽球筆記1 超強反手高手怎麼打
本週團內出現一個高手,每個人都被打得慘慘滴.雖然本日沒有跟該高手對上但有人提出問題怎麼打。首先高手反手很強且卯起來用,其反手平高超快又能反手殺球。個人看法是這樣,跟高手打輸球本來就正常但對陣高手有幾大問題可以改善。
1. 心態錯誤: 因為是反手所以多數人沒有心理準備接長球而且覺得很可能切球,高手一來個反手平高就被動,基本上看到都是被反手高速平高+切球Combo就搞掛。簡單解法把他反手也當正手就好,讓對方反手打球時,一樣是正常防守位置準備就比較不會這麼狼狽了。當天看大家卯起來後仰XDD
評:這個是基本常識,中羽六級高手(中上高手)反手跟正手差不多,根本沒有放鬆或覺得有機會的空間歐,真的逼到高手多半還能爆抽直線或吊斜線網前,反手吊直線網前基本只有高手半主動才會出現。
另類個人思考,我就跟你對拉長球,反正我打不死你但是你反手殺(多少慢一點點)我就試著抽你。至於逼出正手殺球就算接不到我也賺到,代表程度夠需要高手認真打。
2. 沒有試圖加速擺脫被動,業餘高手移動還是有極限,偶爾抓切球推對角或放網是有效方法。此外也可壓低給對方的反手平高弧度,讓他反手必須要跑更快,效果是反手直線出現機會變高,殺球機率變小就算有也是偏平的直線,就算出平高球也有心理準備可以抓這各平高來殺球回擊。
3. 基本球路認識不清: 男雙對高手混雙,應該著重過前排腰位的落點,殺球也減少對男高手的重殺以打點為主‧必須要讓對方高手產生較大移動,跟女生鬥網前,進而產生補位位置空檔也是一種。(此外吸引對方平抽後打對角角落是超有效線路,不用殺球就有機會得分)
2022/05/04 羽球筆記2 跟隊友兩人進攻都弱怎辦
觀察與反省,穩扎穩打就好
個人打法由於殺球無力所以通常以做球為主,主要是接殺檔網跟大量放網讓隊友進攻。本週隊友基本上弱的比例高,做出的球往往隊友不能在進攻取得持續主動(做球有點算瞎忙),所以本週個人改變打法多進攻抽壓、接殺則幾乎都抽球,But成效一半一半不足以致勝。
具體為接殺抽球不夠熟練,與有時對手球慢借不到力等原因,實際上就是程度不到無法主導進攻,防守也沒到可完全打防守反擊程度,可以封一個”我就爛”獎章。而刻意的改變打法也減少了隊友的舒服進攻機會,多少也讓隊友不適應應檢討。

=>打法改變仍要繼續嚐試,剛接觸本來就困難,但不應該直接大幅改變過於單調,應該要組合運用,事實上不組合運用我是腦殘了嗎!!!
隊友方面,可溝通多做點球
隊友不做球真的大問題,實力接近的雙打局面搞到防守佔70%的話基本輸面大,防守沒很好的話進攻防守比率盡量還是50/50比較好,一句話久守必失。會期待隊友偶爾也做個球讓我好進攻一點。通常沒有擋球到前場或放網讓對方挑球的意識,也不太可能會有其他做球手段如平抽、推壓、推挑、近身等,簡單說球快一點、或讓對方比較難處理就相對容易有甜的球。
=>要做球、要做球、要做球 很重要所以講三次。做球最簡單就是擋網衝前場,再來就是推挑&抽兩底角,看能力可以反過來,有些人會覺得出力打比較簡單。
輸贏比例看心態
很想贏就會多贏,太佛系就會懶散注意力不集中,多輸也正常,慢慢成長到某個程度的時候就會不太想輸。不過在程度自覺不夠高時,有時人會陷入懶散的狀況,打不到或打不好覺得正常,不過這各看在認真打球的人眼裡可是不太舒服的。如果有個程度的話還是要認真一點,尊重自己也尊重對手跟隊友。
以上是我自己的心得,因為我就是懶散型代表,直到某一天對手不爽了我才醒悟,”COW” 對手也想要我好好發揮正常水準,不然對手根本覺得這場不打也罷,浪費時間。此外努力認真面對每一場其實讓我實力短期內成長不少。
2022/05/13 羽球筆記3 球速與發力
不知道是否有點看多了,中級以上的球友其實球速都不慢。不過觀察到有些中羽4級有機會提升到5級的球友(中下要上中等),球速意外的慢是升級一大問題。高手出球感覺都像坐噴射機過來要很快反應(1~2),而一般球友打的球就是歐 過來了(1~2~3),那我打嘍這種感覺 不太讓人緊張。
球速快慢跟發力有關
小發力加合適偏高磅數就快(25~26就有基本高速度)。沒有小發力的人就是需要完整揮臂才能打出接近的球速. 小發力練好靠手指抓握,內旋跟小臂前揮就能打出快速平高.有這個能力被動容錯率就比只能靠完整揮臂的高出不少,且能夠運用在很多地方,如假動作推挑放網可撐到最後一刻才做動作與極被動的抽球。
磅數高低球速確實有差
有個中羽6級+高手打球可短距離擊打時做多種手法含快速平高抽球等,但後來仔細看後覺得他球速多少少一點味道。問過後果然該高手使用26磅,比一般對到超高速球的30磅以上6級高手~低了一些。實際上被壓到時爆發出的球速感也差一些,但不至於有絕望感。 (後來再看高手對打,平高真的差10%速度)
線路跟控制可以彌補速度差距
也曾問過該高手是不是磅數故意打26而已(比較省錢),他說沒有再高打不了,以他擊球的型態而言我是相信了,他的程度確實不需要花時間去特別練高,已經是業餘場霸主級,其線路、控制還有一致性都頂尖。至於校隊朋友長年24磅,抽球線路加上基本速度有時候我也會嚇到驚呼好球,就是有速度超精準很難反應。
回到球速這個高手對決的問題,所有條件相同但一個球速更快誰贏。應該是球速快的人慢慢壓住球速慢的吧!
***感覺黏球才可以”考慮”升磅,不要隨意升磅以為自己是天生神力天縱英才,很容易受傷的歐。特別是新手直上28磅,不要以為好棒棒能打,有時只是太菜感覺不出差異或是定義錯誤見下圖(ex. 最經典的自我感覺良好: 我高遠球都會出界ㄟ , 實際上高遠會出界叫做”打不好”,要到底線有高度接近垂直下落)。

羽球上的自尊永遠是實力說話而不是磅數說話,磅數只是個人打感喜好跟個人好發揮的甜蜜區間而已。過來人經驗,新手硬用高磅硬出力遲早肩膀會受傷。另外程度越高的越不會隨便看輕低磅數的人,認為高手就是高手不管用幾磅都是高手。磅數和線其實算是聊天跟打感喜好交流的話題,每個人都有不同喜好。
***升磅受傷通常不是剛打一拍就受傷,是累積性哪時候就爆 微痛=> 痛=> 炸~~ 記得不是不爆,時候未到。怎樣叫打不動,個人經驗就是球拍打到球的時候很震手,就算很用力球也沒飛多遠也不會快,被動時回球大多只能到過中場一點點。
2022/05/15 羽球筆記4 對應後場快球步伐跟出拍方式不同
之前提到中羽5級以上球速多少有差,快速平高出現率高,因此中羽4級以下的選手有以下兩點要學。不要所有球都交叉步用到底歐
一、是併步熟練度特別是側身接併步後退打球,對應快平高
二、是先側身(右腳後移可稍微長一點)然後直接退左腳擊球,左腳踩地抬起右腳時打(假設來不及抬右腳只要左腳有踩地就能打),這個是應對超高速平高,左腳退的距離就是實際要打球的距離所以會有長有短歐。若採用一、方式打慢慢就會跟不上,更不用說用右左右交叉步退,第一次回球大概距離就會不夠了。
*這個動作看單打就會看到,其實是一個正常且正確的動作但很少人仔細教,這種不會蹬轉的也能用(個人很蠢的不太會最基礎蹬轉發力).另一種也能用的動作則是交換步,會蹬轉的學一下交換步也可以,原理接近差在一個有跳。
最後步伐沒有一定,這裡講的是通則,對好高高手而言我們需要用二的方式接的球對他們來說搞不好只要交叉步接就好,太慢了。
2022/05/18 羽球筆記5 前場鬥小球後被勾很被動對角誰接
先說錯誤觀念,誰在前面全部得前場就應該他處理。個人之前是完全抱著這個態度深信不疑,印象中之前跟高手討論,還覺得他提出的後面的人要接很奇怪(這個就是新手標準白目想法),後面則是看了專業的雙打教學影片後深刻反省。
道理其實很簡單,前場能夠處理當然他優先處理,然而被勾對角明顯很難處理的時候(已經腳打結或重心不穩時),隊友可以上前幫忙(混雙更是如此),失一分同時怪隊友跟幫忙打一球不失分挑一個應該很好選吧。有難就幫才是真雙打的精髓,打球不是只有基礎原則還要有應對變化能力才是強。
原因有二,一、前場球員被動下還必須橫跨全場去追球要求較高,二、前場隊員鬥邊線小球時隊友應該在接近場地中心偏後做另外三點的準備,對於後場球員這顆勾對角的球實際應只要上一到兩步就能打到。
2022/06/1 -1羽球筆記6 另類快速變強,球讓給強的隊友發揮
以提高勝率而言,讓強的隊友去處理進攻球就是最好的方法,這個是廢話也是實話。至於為什麼會快速變強,因為你要會做球,擋網、小球、推球,抽球與抓到適當時機上網前,這些都是比較偏技術活跟意識活而非能力活。(釘地板跟輕鬆接殺抽對角叫能力)
另外就是處理防守被針對如何擺脫,如使用前面的做球方式,或是被殺、切球能挑到對角讓強者隊友去接攻擊,亦或適時放棄自己的進攻機會打對角長球也不失是個好方法.讓自己不要陷入失分的可能性(被防守反擊),也是一種強。

引用灌籃高手經典畫面
話說回來一場比賽弱的失分比率是不是比較高,懂得怎麼避的弱者也是某種程度的強不是,這邊不是叫你儘量不要打球,而是這些觀念跟技巧以後還是可以用上。只要有心你也可以當個襯職的比目魚 (淚目)或是選擇當一個台灣原生鯛XD。BTW被攻沒兩球就輕鬆化解掉的比目魚其實還蠻神的。
評: 有時我覺得對手進攻沒太大威脅,同時我的進攻也對對方沒什麼威脅,我就會打盡可能底線垂直下落高遠球讓他去攻我再來反擊相對比較輕鬆。對手有時越攻就越痛苦(心酸),左右來回跑或被反抽。我心酸不如你心酸,我跑不如你跑 科科。
2022/06/1 -2 羽球筆記7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今日打球非常火,早知道就先換線了QQ
這篇要講白目的故事,因疫情關係影響已經一個月沒打球,線超過一個半月沒換,想說在之前只打了兩次搞不好可以再撐一個禮拜。首先人廢了手感很差,體力上打強的非常累跟喘,手汗也很大一度一直滑拍,止滑粉出動才解決。在此順便推薦一下止滑粉,對於手汗造成濕滑問題有蠻大的幫助。
接下來講本次讓我火大的主角是邁入第六週的YY Exbolt 63,這條線高磅很肯定無法撐過5週,第六週打感會崩潰應該是變質的原因,最近溼氣重可能也有影響。具體就是非常非常黏球手感接近24.25磅,無法單純用抓握發力會洩力,指向性也很差(這點之前特別測過,新線基本用抓握的力就夠打平高了)。
像我是為了省錢都只綁一隻拍沒得換拍,所以今天整場悶著打/實力只剩60% 掉到中羽4-程度,總之該換線就是要換線阿,硬省的結果就是打球超不爽,朋友們記住阿合理省錢不要省快樂 (跪主機板 自己講自己沒聽)。不新鮮的線對於表現影響很大,打球距離整體不誇張減少20%,球速也爆慢亂彈,肉包連發。
這條線新鮮高磅可以80%都閃動出力就能應付比賽,掉磅老線就只能閃尿了。不過對於有正常發力模式的人可能就影響不會這麼大,下次問問高手意見。
*本篇Exbolt 63心得是以高磅為基礎說明,每條線能撐的時間多少不同但經驗上一個月差不多極限. 至於25磅以下的exbolt 63也許沒有明顯變質或退磅問題可以撐更久(不確定)。至於更低磅數的線還是建議最少三個月換一次歐。
2022/06/10 羽球筆記8 工欲善其事-2,好用的羽球止滑粉
上週說到太久不換線打球距離完全變短,本週換線後完全回復該有的彈性,照原有一樣的出力方式打結果出界球不少,救命的一拍高遠球也回來了,還能夠正手被動低手抽有正常高度平高到對角,傻了我的眼。本週反而是出界太多打不好,不過確定是線壞掉而不是手壞掉就可喜可賀了(隊友們抱歉了 本周試手感Orz)。
雖然說對於上次的線是否已退磅跟其他人一些人交流後意見不同,但事實證明自己的手感自己有可能會相對清楚一點。喵的就是該換線阿!!!
一般握把布上如何使用羽球止滑粉
此外說一下一般握把布,還是講手汗多的人,如果突然有爆量流汗的情形,握把布壽命會變短需要提早更換,8次兩小時壽命可能只剩4~5次兩小時的壽命。只有一把球拍的建議可配合用羽球止滑粉,用法不是像周天成安賽隆一樣灑握把布上(毛巾布是這樣用沒錯),而是灑手掌上適量就好。使用上大概前三場打完後要各補一次,之後視情況補就好。
適量是指先擦乾手後,手仍有冒微微汗情況下,灑到手上表面開始有乾的感覺的量就可以。如果不小心灑太多就在握把上抹一抹。這樣用法會比較省也比較有效,不然止滑粉一小罐也貴,基本上我是有一罐備用也常用。
*** “握把滑”跟”線老”是自己可控制部分,打球表現最大的敵人。滑跟線老影響個人覺得是-30~40%跟-20~30%.
止滑粉YY跟勝利都有出,可以自行查詢,蝦皮上明顯比較便宜。個人是使用勝利的相對便宜,當初買一百多加運兩百覺得心痛,But 確實有用 照上面的用法目前尚未用完,用完我會再買。至於買一大袋鎂粉比較不建議,雖然非常的省但有保存上的安全疑慮(容易起火)。
換線、換握把布或是用救急止滑粉都很重要
老手們可能比較沒這個問題,新手可以多注意握把布跟線的更換時機,如果都從未換過,一換你可能就加強30%(長球打得到底線了 OMG這樣)。我個人很廢的階段也是不怎麼換線跟握把布的,總覺得要省一點還可以撐阿…一定是技術問題,殊不知就算有技術線太爛也會有影響。
回頭看那時進步也感覺到有多少被拖慢一點,器材先到位技術就比較容易固定。 省=>廢(兩週)=>花錢換=>快樂^^=>省=>廢 … 無限迴圈. 看上面迴圈把廢的部分拿掉是不是就進步快很多呢.
2022/06/16 羽球筆記9 你喜歡打羽球嗎?我超喜歡 ^_^
我是大學第一次打正式羽球就喜歡上了,當時是新生盃需要打羽球。連規則都不知道就上去打了,只知道要把球打遠讓人打不回來,還很想要殺球得分。當然輕鬆被打敗沒晉級,不甘心。
後來知道校隊有甄選就自以為的去,體測部分那時有高中社團原因敏捷度是爆表的現象,記得當時體測應該第一吧(出社會後廢了)。但高遠球項目就ko了,我那時聽到要打”高遠球”還真不知道他們要我做什麼,當然亂打一通結果就刷下來了,不甘心到極點。
接下來就是講過的跟校隊朋友亂練,自己有空就抽牆。選了兩年的羽球課(就是打球而已),多少練到中羽二到三級,但還是廢。出社會沒打球過了N年後幸運遇到高手我同事讓我又重新開始打球,還從他身上學到不少東西。
我想我的羽球是不甘心開始的,羽球技術有很多易學難精,知道打得好背後需要付出的努力,所以每次打出的那一顆好球都可以回味很久。也因為有很多東西可以進步,每次進步就很開心,打不好就極度失落。也許就像賭博一樣吧,永遠不知道今天打好還打不好,所以特別讓人上癮。
就像打牌一樣牌技提高,勝率就提高, 努力的過程跟享受成果也是很有趣的.
2022/06/17 羽球筆記10 更好的協助隊友與羽球程度上限
如何更好的協助隊友
更好的協助隊友是近期變弱的自己察覺的東西,雖然變弱還是比目前大部分隊友強阿。這裡講的狀況大概兩種,背混雙,男雙隊友較弱。如果你跟我一樣不好意思請女球友站前面,以下打法可以參考一下。
混雙部分外面打大部分女生是就算能打長球殺球,後場左右來回一次就大概ko與合併有反手弱症狀(部分男生弱一點也是這樣)。混雙男生或是強一點的就是要積極一點去佔據後場,方式主要是搶中間的後場就好,想搶就是早一點叫我來,免得兩人搶打撞拍。退對角協助基本不建議,除非隊友明顯看的到自己退,不然這是球場上最常見球拍打到人或互敲的場景。
另外就是打法上男方發接發基本不放網,有機會直接combo得分才推壓後站前,否則半壓迫性的球前場站位時,都傾向偏場地正中間稍偏出球落點那一邊。發球則可站T字後一步以cover更大場地(這時偶爾可以抓平推超爽的),對方放網就勾對角或是挑直線球就好。
羽球能達到程度上限 (自然成長沒特別練情況下)
羽球能夠成長的上限其實是心態,主要就是你想多強才會能夠到多強,真心不騙。佛系的變強有極限差不多就是最多變成強的中下或弱的中級。個人非天才型選手,佛系努力約三年時間(含養傷一年)才從中羽3+達到接近中羽5-(弱中級)。
目前成果則是可以跟中羽6-級大佬正常打球而不會需要讓球。至於同期在打球的除了有找教練練球以外,很少看到像我這樣進步幅度的,六級大佬們感覺也多半停滯沒變特別強。總之設定的目標多高就有可能達到多高,共勉之。
*N年前連高遠都打不好的我,應該無法想像能到現在的程度吧.回想以往雙打只能跟只敢站在前場的日子,意外的有點懷念阿XDD
講下羽球新手類型及成長上限,體能強、體能弱、學習力強、努力型
體能強:
初始加成步伐快容易追到球,進步會比較快,如果有良好的步法訓練很快就上中羽四級(中下)。後面技術穩定後會自然再上升,兩年上到中羽5級基本沒問題。有接觸排球,棒球壘球一下就上手了。
體能弱:
更需要步法訓練來有效提升效率,相對的手法上會比較有操作(簡單講移動問題太大得用一點腦補足)。這種就要慢慢一步一步來,步法沒練基本上最頂就是中下。這類有瓶頸就是練體能,非常有用。一樣能到中羽5級,體能補上來最重要.
學習力強:
這個比體能還有用,大概只要花別人五分之一時間練就可以,關鍵在有沒有練。十分鐘就能打好高遠球的就是這種人,我們練幾個月可能還沒他十分鐘表現的好。這種人就是多接觸正確資訊,稍微練一下就好了 QQ. 成長關鍵就是懶不懶而已,這類人通常到中羽5級(中階)完全沒有問題。
*評: 沒在豪小 學球以來我真的N年不會打高遠球,移動狀態能打出高遠球就阿彌陀佛了,是後來換線跟改發力才習得技能的。正確姿勢那幾年間完全搞不懂怎樣才正確,教學影片看N種,請教N個人都沒用(迷之音:你才沒用,你全家都沒用),有時會看到場邊新手認真亂揮一通就是我以前寫照,美麗的錯誤。
努力型:
也就是地才型,要體能沒體能、要學習力沒學習力。這個進步是慢沒錯至少要多花一倍時間還容易學錯,但值得欣慰的是羽球算是蠻獎勵努力的。提升重點有人帶一路灌輸正確知識檢驗成果,一樣可以到中羽5級(打球有人帶但沒練要整整三年左右)。
不過沒人帶加不喜歡聽建議的話,瞎練一般最高中羽3+(最弱中下)練得勤的異類頂多4+。新手場飛來飛去殺球好棒棒的就是這種,去非新手團就囧了. 值得注意的是這類人特別容易有傷, 因為別人建議的發力方式學不來就自己自暴自棄用能出力的不對方式打.
2022/06/18 羽球筆記11 最有效率(懶)的羽球訓練方式
個人懶系變強方式參考 (適用於新手到中手)
個人狀況: 基本上無練球 每周只打一次球 約兩小時上下.
其實每周只打球兩小時想變強幾乎算不太可能,維持手感有些微進/退步才是正常情況。不過本人其實很懶,不太希望付出太多時間在實際練球上。也不希望用多打球的方式占用時間,一周打兩次球對我來說就有點狂熱,多了會不太想打球。因此有效率的學習是重點,只花時間在絕對必要且效益最大的部分。
評:本篇佛系成長僅適用於初到中,想到中上 就是大量練球,大量影片or找教練,後面這段完全沒有偷懶空間歐.
必要花時間練的部分:
中羽3+=>5- 重要關鍵是步法非常非常重要,步法好被動情況會變少,主動情況會變多,百利而無一害。因此這邊先期投資花了幾小時跑了約100趟步法,因為只打雙打特別針對前後、後場左右、前場左右。這個是必要投資,不做進步就是慢。效益只要一周訓練每天一小時總計七個小時,可抵一年打球。有時間精力的話跑步法是多多益善。 至於想到中上程度,沒花個幾十個小時則很難達到,這時沒練步法會變軟肋.
極度推薦練的東西: 啟動
李宇軒:沒有啟動 甭想移動. 啟動是羽球運動最核心的東西,效率上比步法還深刻, 步法跑的順大概是60分, 而啟動做得好的步法就可以是100分. 及格步法是讓你能跑到場地各點,而有啟動則是讓你能跑快跑好整個場地, 同時場地感覺會變小反應快很多. 這東西不練亦可打球,但練了才會飛天.
其他時間佛系成長:
羽球精華區文章的瀏覽,每日看中羽論壇的技術討論,教學影片等,每天可看個五到十分鐘。正所謂人在床上躺,球技心中漲,坐著說話不腰疼。技戰術這個東西是中羽四級以上就必須要研究的,出球目的性與連貫套路,到了研究球怎麼打才是真的入門。這裡移移滑鼠就漲球,挺划算的。(效率與正確打球很多時候是”看”出來的,可以加速成長,缺少正確or合理概念成長就會受限)
這裡講個故事,我算是羽球技術文章&影片的狂熱愛好者,這方式非常適合我也確實有效。之前看到長年中羽3+等級的(當時我中羽4-),過了三年他只有微幅進步變中羽4-,好奇一問他跟我一樣每周就打兩小時球,至於其他時間完全不碰。至於說有問會不會想變強一點他也說想,實際成果對比上我覺得就是想變強的心沒這麼強烈而已。人各有志,也沒什麼問題,這資訊只是給各位做個參考。
打球時的學習:
壞習慣的紀錄,改正及新把戲的嘗試。個人是每次出球都會想對錯,或是可以用什麼新打法。錯誤時檢討為何這麼做,或是出對球但品質不佳則思考什麼東西影響了出球品質如何修正等。當然會有腦熱該天完全忘了思考的情形,不過下周又會回到學習模式。
Anyway每次的打球都有在注意打球狀況的話,多少都會微幅進步。什麼動作做不出來就專項模擬訓練,專項大概動作就做個3分鐘思考一下就有些效果,不用有球訓練就慢慢調就好 佛系佛系。(=> 有球跟多球則是非常加速學習的歐.)
像有些東西其實是腦袋有問題(習慣)很難改,這個就慢慢改就可以,目的是讓腦跟身體開始協調,只要有開始就算成功的一半。持續重複這樣過程,當腦子習慣每次要進步的模式後,動作就會越來越容易調整打得好。
另外偶爾要到比較強一點的場地去打,遇到的球速戰術會不同,沒看過的招跟球速適應起來會超有用.同時也是照妖鏡,能力到哪跟缺點一次就暴露光,可據此調整學習方向.
偷吃步:
高階羽球上特別重要的是體能跟指力。打娛樂的不會到要研究運用手指的程度。
體能講的是以腿部移動的快為主,就是像體保都人先到位或合理到位等球打,我們是追球打,主被動差很多很多。想儘快進步的話就是重訓最快。重訓不詳細講請找網路正確資訊,然後因為有重量關係不正確的練容易受傷。
至於練得好的話你自己都會嚇到,我怎麼能這麼快,腳步變這麼輕鬆。But 就是這個But, 透過重訓取得的肌肉跟力量不做維持是會還回去的,所以一做就建議要每周持續繼續做下去,不然休息一個月肌肉就會消回到原本未練的程度。經驗上練到想要的重量後,後面兩周才練一次非常非常非常勉強可以延緩重量消退。
*重訓外也可以間歇跑,加速肌肉成長。不想訓練還想漲體能就直接多打球。
體能正常練法就是練步法,有要求自己快的話同時可提升移動效率性跟肌力,一練好基本上身體會記得不太會忘跟騎腳踏車一樣,久沒打球大概去打個兩三次步法流暢度跟肌力就會回來七八成。所以苦口婆心一再推薦至少要有跑過100趟米字步法打底。
指力打球則是羽球最終會追求的發力方式,影響動作的小跟大,迷惑性等,最常見的是就算被壓到很後場人都歪了,只見高手小小動作一彈又壓回對方後場,就是一種有bug的感覺不合常理阿!!!高手基本上都會運用指力打球,比例多寡而已。
有些高手會跟你說就這樣抓那樣抓or內旋…就能打出來了,方式基本上是正確的但有時卻沒講他們有特別練過,效果差很多不用覺得奇怪。沒練過指力的、抓不到訣竅的去用抓握發力 (術語-屈指發力),有時就只是抓了個寂寞這樣。看網路上XX國手教練動作小不啦嘰點殺比我們全力重殺快也是這個緣故,叔叔有練過阿!!
網路上也有指力訓練方式,這裡就一樣不多講。我個人是有特別做指力加強訓練,一樣注意由於是“小”肌肉容易勞累受傷不要卯起來練或每天練。做太多會沒有握力連騎車都危險歐,這個絕對是要長期耐心訓練,短期過度訓練可能造成永久性傷害,如抓握無力、痛等症狀。
評1: 這兩種都為真正可達到出力方式,手指夠強就能減少借力,一抓球就出去
A 平高球:50%身體 30%前臂 20%手腕加手指
B 平高球:20%身體 40%前臂 40%手腕加手指 (球速較快)
評2:一般發力是由大到小,慢慢才會體會到手指跟運用手指。揮拍還不熟就走手指發力不利於體會全身發力,然而手指發力在有完整一年球齡左右時其實就可以慢慢加入開始感覺跟運用(勾對角很快也是手指發力)。
*反面教材我又來了,因為有肩傷正常揮拍學幾年又學不來,之後重回打球時,最後取捨我把發力模式都改到”主要前臂”與手腕手指的瞬間發力模式,主要是要避免錯誤動作再受肩傷不然就GG了,造成對於身體的借力運用就不如正常揮拍的人,容易在肩關節就脫節,也就是重殺該用的身體力很難用上。
也就是一開始就學手指發力或瞬間發力擊球,你有可能會跟我一樣因為習慣養成到後面發現沒重殺要重調姿勢XD.至於正常揮拍都非常順沒問題的人,練到後面再加上指力,我只能跟你講程度會飛天。
2022/06/28 羽球筆記12 個人打球缺點&球友缺失探討
雖然實力感覺持續在成長(自我感覺良好)但實際上要修的還不少,至於成長原因其實就是一直不斷察覺並修正自己的錯誤跟缺失,以往修正的錯誤應該接近百個。以下說一下最近的缺點紀錄跟觀察到他人的缺點。
個人近期打球缺點
- 遠網球不敢出力推/打怕打到人,結果回球速度慢造成同伴被反打。
=>心理問題非技術,之後要嘗試變線 or 就推快但不傷人速度抓回擊。事實上強的沒有在跟你怕打到人的 這是戰術、戰術。 - 近網肉包多放網而少下壓,一樣怕打到人,錯失不少得分機會
=>提升近網下壓技術,網前抓球快一點就比較不用怕打到人 - 下墜中遠網球有時腦袋會斷線,想打剛好過人高度的球但失敗機會大,導致反抽被動。
=>純粹腦殘問題無法搶主動就應該承認被動起球,比出爛球路被反打好。這個問題好像是都沒有好空檔時會發生,或許可以起球或邊線剛好過人平高。 - 平抽接殺時想斜線平高球擺脫有時會出現不夠高,快等情形雷死對友
=>斜線平高球與當天打球狀況有關,發現出力狀況無法順暢打就應減少這種球路。 因為過度倚賴單一種出力技術,因為這個硬傷個人打球狀況起伏會比較大,線掉磅,羽毛球頭被打爛飛行變短或握力有點問題就有可能出現出力不順。 - 殺球多數過高過平,導致反抽或擋球機會多,隊友也會怕被打產生反應變慢現象進而出現空檔被動。
=>近一點的球擊球點要主動迎上去搶高點打與高遠一點的球爭取再多退一步好下壓,另外需注意提高扣腕下壓程度。或可考慮更改擊球出力方式。 - 錯估情勢偷跑前場導致失分
=>單純叫做看不起對方又是眼睛業障重啦,應合理判斷對方的技能包,及收起自以為進步的驕傲。這個是經驗不足跟自信爆棚產生判斷問題,反省後應能慢慢改善。
球友近期缺失探討
- 殺球防守站在自己場地正中央
=>應照直線靠邊線與斜線靠中央方式原則站位,沒有針對性站位不易接球.兩個人都各自站場地中央容易有誰打問題漏球跟撞拍。 - 輪轉時機慢或不輪轉
=>明顯會降低勝率,遇到很照常識走的隊友就完了,會一直眼神殺人。請記得輪轉是預先或是馬上的動作歐,至於兩人都看著落地的球然後你發現強的隊友仍持續看著你,基本上就應該是你的球,請趁機學起來並改正。 - 混雙或強弱搭,較無攻擊力者不找機會向前
=>這個是極度降低勝率,被釘在後場時隊友就只能在旁邊乾著急。除非強者隊友超強勢,然而隊友強勢的結果一般會讓弱的覺得是廢物XD,個人比較不傾向做這種事。 - 切球過多:雖然殺球無力但不能完全不殺球
=>打到一定程度時的對手(中級開始)基本上切不太死,所以切球要帶來優勢很困難只能做為過渡手段,切多就準備被抓、推、放、勾死。應合理提升殺球比率,最少也要到25%。甚或50%打長球讓出進攻權我都覺得比90%切球好。
同上女生更是這樣就算殺平的都好,通常混雙一般男生會留點面子不直接反抽或反殺,以鼓勵女生進攻加強進攻能力。至於不顧面子會反抽的就確實應該少殺,不然會慘到爆。
*題外話小故事,一年多前跟一個當時覺得比我強兩點的搭,整場我納悶他幾乎不殺球,也不是有等級差要讓球的感覺,最後當然輸了,總之整場我打起來總覺得哪裡怪怪滴。後面一問,他覺得到一定程度殺球吃力不討好阿不如不要殺 WOW~~。
當時覺得嗯也是有這種道理啦。現在回想不對,不是殺球不好是他殺球心態不好阿。過少的殺球會產生隊友適應的問題,到底我去前面瞎忙啥(更不用說回球質量若不佳:來不及退打臉、切球被抓打臉),提醒各位殺球弱的殺球還是要佔一定比率歐。
2022/07/14 羽球筆記13 天分是一個令人羨慕的東西
一直都知道天分可以讓人進步很快,但真遇到當下還是感到不爽QQ,本週主角為一個據說打三年的人,沒有練球,程度大約中羽6-我肯定打不過的程度。每周打球時間沒問,應該一周有可能打三次。這個人體能很好人又高,敏捷度高,動態視力很好,出手揮拍速度也快,步法稍微有點瑕疵但無大礙。有打過壘球一陣子,平常騎腳踏車。
上手球類運動有做的話基本都先加乘(排球,壘球,棒球),我們搞一年長球還打不好階段,人家已經到後面各種手法研究。我們步法退三步人家用兩步就好,真是哀怨。不過說歸說,佛系成長是自我的抉擇,就別浪費時間羨慕了。有空抱怨的時間不如糸柬王求女子口馬?
2022/07/20 羽球筆記14 想雷隊友不能錯過的經典球路
想雷隊友絕對不能沒有這幾招. 下次遇上討厭的隊友可以用這幾招治他.這也是豬隊友必備技能歐,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豬隊友.
1.慢到爆切球, 過高切球, 擺明了要打切球的姿態, 這種慢到不行的球對手會上前追打,運氣好直線扣殺(無人傷亡),運氣不好前場隊友會被斜線扣殺大有可能打臉打身體. 過高的殺球則是類似會被反殺情形,一樣肉靶.
評:遇到隊友出這種球真的無奈,沒得躲通常當肉靶(下次不退我要躲斜前方).
2.酷斃了的斜線球,速度可能夠但不夠高不夠遠, 這種做球對方後場等於直接舉拍就殺下來了,超好殺滴. 隊友會非常難退好而且當肉靶,打不好你還可以看他一眼,你怎麼接不住這樣(這種球反應時間不到兩秒).
評:這各球路個人專業,接殺斜線抽不夠快不夠平甚或不夠高就可以,隊友基本等死. 另一種是斜線高遠回失敗,遠球不穩定的最好不要出斜線平高跟高遠.
3.彈略高及慢遠的網前小球,雖然撲不到但對方很好推底線,可以看隊友狂奔來回被動下手處理,這時前場的自己要注意隨時準備低頭逃命.
評:網前手感差或是對手推球好時可以減少放小球,或是多採勾球讓對手沒得推. 放小球質量不好對手是可以推球的,這樣的球反而會造成被動歐
以上是不太露餡雷自己隊友的球路. 想雷死自己求打臉的球路也說一下,
1. 直線半高中場球(落地明顯在雙打發球線前).管你在哪打,球回不到後場.就準備接很尖或很衝的殺球.
2. 網前直線放失敗高於網15-20公分左右的球, 唯一下壓角度正好打臉範圍,是自己找人打臉最好球路. 再高反而有選擇落點空間不太會被打臉.
3. 雙打發極快速平長球,基本上只要舉拍剛好抓到殺下來正好是臉的部位,不想被打臉儘量不要用到這種,回球可殺卻沒被打臉是對方球品好,技術好或脾氣好.我知道這種球發成功了會有爽感,但你想過對手會有不爽感嗎,當脾氣好哪天給你殺下來成功打臉了不管賠不賠,為了羽球的一分你想冒失明風險嗎? 另外被打臉你也會丟臉值爆表,大家會假裝同情你背地一直拿來當笑柄,終於有人治你了.
評:(這種發球線路弧度提高一些則比較沒關係,對手比較不會火也有空間選擇臉以外的落點, 有時間跟弧度的比較像是挑戰能力跟反應力,真好球)
之前有各球友特愛發這種球,當時個人因反應慢常無法追及技術關係無法控落點,導致抓到這種球90%落點正常都會朝對方的臉,基於友好心態(兼技術差)基本不太殺,但這位球友很滿足成果食髓知味 (我發球策略好棒棒啊 玩人真爽阿),某天火了就管你去死殺下去.結果還好該球友反應快有擋臉,不然應該就完蛋了.
然而球友傻眼的表情現在還記得,有嚇呆一兩秒的感覺,魂都飛了. 但這位球友為了”維護尊嚴”下一球竟然還繼續發,想想繼續升高衝突不划算我就隨便回各長球給他各面子,但之後很明顯發這種球就少了-只能說沒被教訓過就是白目.這也是某種程度言教不如身教XDD.
球品就是人品,有些人就是有便宜我就要佔,最好得21比0的分數表現我真好棒棒. 真的強不去打高手團,打中下新手自我感覺良好做啥. 球品好的遇上程度有差的通常就都打讓人難接一點的而已,所以每次跟他們打都會因此進步. 再次說明真高手九成都很客氣與謙虛,打起球來不會讓人不舒服,領先太大還會失誤各兩球送分讓分數好看點這樣.
評:認識的超高手就算對方採線站搶很兇一樣發各種難接短球,只有遇到那種九成放棄後場只搶網的那種才勉強有可能發一顆長球,讓他注意一點的意思(我不是不會發只是不想搓破,真要玩你你後場也接不好的現實),這個就是我認知的高手風範. But 羽林這麼大不可能每各都大俠風範,只能接受什麼鳥都有嘍.
2022/07/25 羽球筆記15 羽毛球好壞與磅數關係
羽毛球的好與壞,基本判斷有以下幾個點供各位參考
1. 飛行軌跡會飛不會飛:穩定情形會飛不會飛都能打,會飛會比較好打一點. 不會飛整場就一直多出力,感覺比較累.
2.耐打程度(減速):分為打到約幾分開始有減速情形,減速到一個程度是否固定下來,還是真的字面所說越打越慢. 好的球至少也要撐各15分(15:xx分)不要變慢,爛的球打兩球殺球他就會受到內傷變慢,然後越來越慢, 越~來~越~慢~~~~~~.
3. 耐打程度(掉毛,分岔): 可以的話稱整場不掉毛最好,殺兩三球就掉毛當然是爛球.
4. 飛行穩定程度: 有些球是會偏移的,飛行不穩定就很難抓出力大小,甚至偏移大容易打不到或打偏球.
5. 末端減速情形:合理減速是好球(5=>4=>3=>1), 減速極少就是子彈球(爛) 這種球就容易出界搞的打球要很注意出力大小. 急遽減速(5=>3=>0)也是很奇怪難打的,遇到這種下網球會很多,出界判斷也相對困難.
6. 球頭耐打度: 球頭有分軟硬及耐打程度,球頭軟硬會影響打感, 至於不耐打會容易扁掉也就無法再使用.
比較推薦的球, 勝利比賽級(藍蓋)雖然貴但打各15分都還穩定然後撐完一場沒問題, 省一點可以打到一場半到兩場 (100….90….80…一場後=>75…60 掉毛打壞). 不推的Volar 30 耐打不太掉毛但5分左右後就開始穩定的不太會飛,這樣打感只能說在打球不是打爽(100…70…50 一場後=>40).
最近則是遇到一種雜牌球,兩球殺球球就掛了變不會飛,還會一直越打越慢,最後等於兩邊在拚誰能打得比較大力XD, 430元以下的球多是這種品質. 另外YY AS50算夢幻球很少有機會打到要快上千一桶,便宜場還用AS50可能就是假球 (南部例外, 因場地費很便宜).
高磅與球好壞關係=> 高磅遇到爛球確實相對低磅難打
高的磅數(29 up),有時遇到爛球會很難打,特別是球頭軟不會飛的. 差不多等於打掉磅的線的感覺, 會黏球打球相對距離短要多出力(正確方式應為延長出力), 放小球容易拋高,出球落點控制也會有誤差. 對於對手而言就是更好判斷你往哪出球抓球,拍面跟球只不過多接觸了一點時間就會有這樣的效果.
評:原本就打22~26磅的就沒有什麼因此造成延遲問題.只是出力大小問題而已,所以問題不大. (26磅高手說法: 還是有差 球比較不會飛 鈍鈍的)
同樣的球我覺得難打問有些人說會,有些說不會. 個人覺得多少是磅數差別,說難打的會偏向高磅. 器材搞半天用到高磅設置,結果球頭軟造成了延遲出力因子,越快的擊打球壞(軟)的越快,出球時間越長,還越不會飛.整個我覺得就是高磅弱手剋星。這裡要提的是,同樣的鳥球30磅不好打, 27磅的同一支球拍卻相對沒特別感覺這樣問題,因為球頭壓縮回復與中桿拍面硬度較為接近。
最後高磅高手實力中的一項就是適應球的能力,他們就是有辦法很快”細微地”調整出力模式,所以遇到爛球受的影響遠比一般人小. 至於說一般人24~27磅左右比較不會有這種問題,什麼球來影響都不太大,甚或有些奇怪球因為對應磅數關係可能覺得更省力.
結論是沒有要出國比賽推薦最高磅數打到26, 27左右就好, 對於各種羽毛球的相容性會很高又省錢,真心不騙. 實例:打26磅的頂級業餘高手也見過幾個,沒有說想進步一定要高磅的道理,適合的磅數就是最好磅數. 至於用球比較好的及能打高磅的狀態下上到自己能用的磅數確實會更好打.
評:客觀來說個人實力最強的狀態約是30磅 +好球, 相對表現上更准,更快,還更有抵抗性. 大家有機會也可以找找適合的組合. 現在則是被迫壓低磅數配合爛球特性使用.
2022/08/15 羽球筆記16 撞牆期
近期遇到撞牆期,有些人是停滯期就算撞牆期,個人最近遇到撞牆期則是實力下降,個人原因探討如下。希望這幾個禮拜如果能找到撞牆期解法也跟各位分享。
- 重訓受傷: 重訓推腿機能做的重量幾周以來一直向下,一半的重量就讓我覺得吃力(原本很輕鬆),嘗試想慢慢做到原有最高水準卻顯得超吃力,原以為是器材不知道怎樣調整過想說先慢慢調高好了,過幾周才發現應該是腳傷(大腿)。 影響啟動跟移動甚鉅,但打球時卻毫不自覺,造成想做的跟能做的動作不同容易被動。
- 手傷(肩傷): 如之前所說打爛球我會需要多出力,導致有時會不自覺強行運用肩膀部位參與出力,原本就有傷的肩膀打來打去就更鳥了。現在還在研究是要降磅,準備兩隻磅數不同球拍,還是增加出力模式訓練,對爛球始終應該要找到個方法面對,之前解法是就不去用爛球的場打,不得不說挺有效的XD。=>後來決定使用解法降磅打了
- 球友實力變強:非戰之罪但也把它算入,沒辦法一直進步甚至遇到高手被抓習慣打法整個爆炸,都是降低勝率的情形。之前一段時間過五成勝率有些許自信,現在剩三成半到四成。個人勝率低成這樣就不用怪隊友了,一定是我的問題。
- 體能下降後的壞習慣回來,腳無力時我會有準備不良的習性,也就是基本懶得動或很難回動造成在不好的位置準備,防守上還出現以前的明顯壞習慣左腳前右腳後找死站姿。這個姿態下加左腳無力,在整個場上反應都慢。
撞牆期搞笑發現: 不是說腳無力嗎?結果本段時間自身沒發現這現象,竟然是用搶攻跟想辦法加速方式想多增加主動,腳都邁的慢了球點也相對低沒什麼好搶,再來是壓完後對手回球因為腳慢沒法反應,球越快越搞死自己各位觀眾你說說看,這不就是一個瞎忙。
結論:遇到撞牆期想想不是不好,只是一個需要心、技、體檢視的時候,也許渡過了會是另個體驗。
*後續更新:
再打了兩三週後,對不好打的球好像有自動適應一點的傾向(球拍同時自然掉磅),有點能在黏球狀況下出力,也就是出力開始可以延後了是好現象. 腿受傷部分肌力回復不如預期,但較了解身體狀況也比較不會有莫名的出球,腳沒力還是影響30%運動能力,這傷可能要到兩個月後才能回到正常水準.戰績來說一樣輸多贏少,但分差明顯少很多.
又一周更新:本週還是爛球,看起來是不會換了QQ. 腳步肌力仍弱但用掉磅球拍(約降至27磅)確實想出力比較能夠有出球距離,實驗重點長期使用掉磅高磅球拍掉磅到一定程度去配合爛球是否有效.個人猜想掉到27~25可能就是一個打爛球較不受影響的區間,再低可能跟技術不搭造成反效果,另外持續使用低磅球拍一段時間相對身體會比較習慣長發力的出力,也有可能習得長發力. 成果上打球分差已經由分差差10分到接近只有1~2分算有一定成果. (再更:實驗一段時間後親身證實 爛球用不要太高磅25~27打確實較好打, 但由於比習慣磅數低準度有明顯較差)
評: 持續用一直掉磅球拍打爛球, 31=>約25, 莫名長出一點長發力,因算只會短發力原本低到27左右我就不太會打,現在能打了人體真的很奇妙. 之後要換線30磅再驗證過是否高磅打爛球還能使出相應長發力,也就是所謂高手調手感的能力. =>成果不彰,要在努力.
高磅打爛球影響能到多誇張?.BTW 訴苦一下 高磅爛球中場抽對角底線抽下去感覺絕對快跟大力到出界一公尺多的會心一擊的爆擊手感,結果是中央網前的小飛球有沒看過, 這輩子最崩潰的就是這顆球了,該場隊友一直帶著鄙視眼神跟我說要出力打到後場阿,這顆我就使出洪荒之力全力抽球BUT跟球過不去就是跟自己過不去,我想當這顆球用小便球的幅度飛出去時,他應該是已經筋脈盡碎了,速度沒出來肯定是展現在形變上XD.
2022/09/8 羽球筆記17 打球開心就好?你開心嗎?
打球怎樣才開心?每個人的角度可能不太一樣,我大概就經歷過幾個階段不同的開心。現在想邁進下一個階段 真開心就好。
1. 小弱手時期: 長球打不遠追不到球,難得有打出一個好球(長球)就開心,輸沒什麼很正常。輕羅小扇撲流螢,真是個美好時期阿。
2.中下時期: 技術進步有一些好球,線路不錯或是能接到本來接不到的球路就開薰,尤其特愛接高手子彈殺球呵呵, 就算一場只能接到一球都爽。
3.中下接近中:能力變強勝負欲也變爆強,開始覺得要多打贏才開心。打輸是一個非常不得已的結果-多少會不爽。而打球被種種原因壓制就會超不爽。另外就是希望對手也有程度打起來比較開心 開始會挑場地球隊了XD.
評:中階(中級)球友因為經過一番努力訓練到達了這個水準,也想持續向上提高,一個能夠反映繼續成長或證明自己能力的數字就是勝率,還有最重要要證明我比對手強,所以勝負欲會更高。至於中上的高手世面見過了不用證明什麼了,心理相對很平靜,反而較少勝負欲爆棚的現象。我基本上”討厭”勝負欲爆棚的人而今卻成了這樣的人,檢討中。
由於近期打球不順,導致我的對球品質抱怨,感覺他人因此得利憤怒增加發牢騷的時候,球友說的一句話很簡單的讓我放鬆了,“打球~開心就好”。成長同時也會帶來更多的期待,但這一點意義都沒有,因為你的期待並不是你的實力呵呵。
事實上一段時間沒有開心的打球了,不管有沒有進步,球場表現如何,對羽球的熱愛我本來是能夠站在場上揮舞著球拍就高興,有時沒打球經過別人打球的羽球場地也會呆呆看,教練我想打球這樣。 Anyway我釋懷很多就多虧了球友的這麼一句話。想想也是,不過是打個球嗎,幹嘛這麼在意XDD。
羽球教人生,羽球也交朋友。
*更新:心態放輕鬆一點,場上壓力就小很多,也更能享受羽毛球,雖然表現還是差不多,但比較不會有過急的出手與急躁感.贏球當然比較開心,但穩扎穩打的調整自己表現比較實在,勝負就讓它自然來去吧. 這裡也跟各位分享一個很棒的教練教誨 乎人電才會大漢.
2022/09/27 羽球筆記18 用思考打球
這次講個打球打不錯的中上球友(中羽6級),在對到同等級的球友組合時,勝率處於40~50%的情形. 觀察到的點是球友本身能力相當好,許多球都有能力接也傾向去接,但當隊友能力差不多或更高會補球時, 這樣的傾向則有時容易造成跑位同邊反而出現空檔問題,也就造成勝率會微偏低.
(觀察到的一場至少會有四次因此出現的跑位重疊, 兩三次搶球,主動變被動的情形)
1. 心態上因為自己強,也想表現強, 我每一球能處理到的都偏向想自己處理包含過人球,但同程度的高手隊友在處理上的位置可能更好,甚或是隊友早就移動好要抓這球,導致跑位撞位得不償失.
2. 不認輸,就算隊友比自己強,在兩人都能攻的時候,會更執著於這一拍我來就好,希望能自己得分,證明自己確實很不錯,造成後場搶球. 值得注意的是,強的隊友當然覺得這球應該要我來處理,麻煩弱的心態多準備一點前場.
中羽等級5+6 (弱中加中高)能打贏6+6(中高加中高)嗎?
答案是可以的,雖然大概率輸 但上周打了場這樣組合贏球. 我就是那個5最弱的一個(其實我上去心就有點涼了 夭壽99%又要因為我輸球了這樣XD ).
打法上就是讓6去攻, 而我要做的事就是前場顧好發球發好,讓他能80%專心中後場(這樣還可加強攻擊力). 防守上對方攻擊多少會針對我,就想辦法纏鬥跟擺脫,達到盡量讓對手難攻一些就好,失分就非戰之罪畢竟有等級差.球路上則是想盡辦法做球及最重要的後場讓球給隊友自己上前.
另外整場比賽下來,跟隊友的失誤失分互相包容也讓我表現更好.最後獲勝很明顯隊友跟我都很高興竟然能贏,總之是場難得我會跟隊友互相慶祝的比賽. 假設我不做球反而搶球的話, 比分大可能是21:10的結果,場上的人含對手都會覺得這樣打太無趣,一下就得/失分結束比賽.
2022/10/27 羽球筆記19 新中手如何準備第一次正式比賽
正式比賽經驗不少人有,個人經驗則屈指可數,不過也是想跟大家聊下. 首先比賽目的為何先確立, 儘量打贏,還是盡全力要贏. 這篇想講的是實力不高以增長經驗的儘量打贏部分.盡全力決生死場不免就是軟肋打到爆,能夠取得優勢的發球儘量發(含平長球or you know~~)或專打弱的等技戰術,個人是不太喜歡比賽的肅殺之氣啦.
其實兩種道理都差不多,改過遷善趨吉避凶. 然而比賽在比賽之前就開始了.搭檔的選擇(強度),配合的時間,溝通的有效性都預先決定80%比賽結果. 簡言之:想贏搭檔找強的,攻守分配好,最少搭過6場球並溝通(特訓,請協助的對手針對弱點作攻擊,不對自己殘忍比賽時對手就對你殘忍). 另外就是最好能有AB案兩套打法能切換,如搶攻還是防守反擊為主.
搭檔不強就容易被針對死,至少要想下怎麼保護(涉及分配及打法). 有固定弱點沒事先調整,比賽中遇到肯定慘. 再來就是搶球默契問題,預先設定主攻會幫助很大,臨場調整才進一步細分誰的或怎打通常會取得笑果而非效果.
評:想贏的場遇到中間高遠球給強的接我覺得才是鐵則,不管是不是只強1mm輸就是輸請承認.比鬼正手接政治正確多了. (外面不認識打則請禮讓正手,以免撞拍 Rocmy關心您球拍的健康)
Ex: 反例:個人近期菜市盃戰績不佳為例 不做溝通,準備不足,沒有應變
此處先聲明沒有怪隊友意思就單純提出些經驗給看文各位參考,至於比賽有人一起搭比賽能互相鼓勵就很好,個人很討厭指責的方式,怎麼又XX,怎麼不OO 聽到就OO你個XX. (相對好的說法:剛那一球這樣打如何,或是接下來打哪邊如何)
1. 個人接發長球弱卻選偏前站位,四場比賽循環中各隊對手明顯一直發,我直至第三場中才”放棄”偏靠前的佔位, 在此之前接不到丟分跟讓出主動情形一再發生.調整後至少局面打平. (愚蠢內心OS:預設要爭取推壓的,結果被射死 耍笨絕不可取)
評:比賽穩就好,不要盲目想爭取優勢.通常是避劣勢比較重要
2. 隊友同樣站位偏前接發長球弱,可接但下一球會被動, 站位至結束則幾乎沒調整, 故只要對方發球就很被動. (內心OS:不太好意思說要改,通常站位是有點關係自尊的東西,而且有點來不及)
3. 個人及隊友防守能力都偏弱,被殺球殺穿機率較大,應該要小特訓,臨陣磨槍不亮也光.(基本能力不稍微補足就上場了)
評:接殺其實極短時間特訓如10分鐘也會強很快,主要是速度會適應
4. 隊友後場處理威脅性較小且無預設解決方式,連殺球都很少一場搞不好沒3顆,長球來回有機會被壓. 回對方直線長球後就開始被動循環,而出對角長球則多少會短增加我接殺壓力. (內心OS:後場多殺點,被抽死我也認了.或是被抽我還有機會補跟檔)
評:隊友狀況是場上較弱者九成會遇到的問題,個人弱手經驗很多.研究出來的方式 1.多打對角到位長球,讓強隊友處理. 2.接殺平抽多擋網向前 3. 多心理準備接球,站位要靠後主守長跟殺,放棄抓切球,切球狀況就上去挑一顆到位對角就好. 4. 後場被動幾次後要硬殺一次,極被動下長球九成打不好回肉包乾脆殺一個輕重不拘,展現一下還有攻擊意志,下一球再回長球逃命就好. 5.打球保守為主,減少要求過高的不必要失分,就是儘量不要自己主動失分啦.被打死也一分,自己打出界下網也一分.
5. 準備不夠到位. 此外個人兩周未打球,去賽場上也沒好好熱身,直至打第三場才熱起來也影響表現(本人超慢熱型). 新線綁的品質早懷疑不優,沒再度確認及試打習慣一下(中途決定換拍後表現好超多).
評:以上不良習慣不做牽拖,但給各位參考,反過來做就對了.
補充說明至於本次比賽溝通還是有的,由於隊友相當緊張,其實傾向不改變他打法,整場就鼓勵試著讓他冷靜放輕鬆,有冷靜一點多少打比較好. 另外對比下除能力稍強一點外,我整場接近放鬆的狀況下是相對發揮比較好的.
最後強調過緊張其實是比賽大忌會影響30~40%左右表現,除了身體反應會過大容易打不好之外,落後壓力下會出奇怪想一拍致勝的球,還有花式下網,花式出界,重複失誤等情形 by 緊張大師過來人我的經驗.
2022/11/1 羽球筆記20 對比自己能力低的沒有壓制的把握?
這個在中下程度會出現, 明明自認綜合起來是四個人裡最強,打起來怎麼沒有絕對宰制力. 問題可能是接殺不熟練,或步法長球多少有問題. 跟同程度打時有隊友可以cover,球路被逼狀況較少,跟可使用球路較多. 遇到只會飆速如殺球跟平高的弱對手,反應的速度反而吃不消.
不用覺得奇怪,這個就是基本功不足,我現在也還帶有這樣狀況.多少輕敵狀態下遇到平高會很吃力,殺球也會被殺穿 就靠北怎麼有這種速度,怎麼球路這麼到位,怎麼我接起來有點不踏實,沒有百分百可以接到的把握. (比對手強分級表兩級,正常應該要有八九成把握不被殺穿)
平高會被壓就是後退腳步不好,平常在打程度相當的時候,知道自己後場弱會特別準備後場,所以狀況比較不會發生,但打弱就輕敵,覺得應該還好吧反應準備就慢,結果就被壓. 接殺部分也是同理, 鬆散靠前沒降重心的準備一下就被殺穿.
此外打弱的一般會讓球,比如多打長球跟不殺球.限制下就變成對防守能力的考驗, 結果也就是你的防守沒有你想像中的強. 只有在認清這個現實後 才會改善. 心態要調整成當作跟程度相當的打,防守差該多靠後就靠後,慢慢就能展現出實際的能力壓制了.
BTW連對拉都沒必定能取得優勢的把握,就承認自己弱吧. 至少平高,推挑也要不時壓到人後仰/被動處理球才真正算強一個程度.
2022/11/4 羽球筆記21 無知到略知的過程 關於球拍的體會
對拍體會不多所以一直沒分享對於球拍的體會,此前累積的經驗只知道我喜歡硬打感的,最好整枝硬中桿硬框也要硬再加高磅數,才準才快才輕鬆. 最近購入的球拍讓我有了新體會. 真適合的最好XD(以硬度為主說明其他自行類推, 含揮速,揮重,平衡,及可綁磅數等)
別篇提到我的愛拍是勝利ARS-90K一代, 打起來都好,超硬打感很多人都不喜歡,可我覺得蠻多小發力的部分還不錯很直接,重點是剛好match 我的偏門發力模式是喜歡用的主因,高磅配可以的球長,抽,推,挑八成打球的動作使用小發力動作就能完成,某程度有點爽爽得.
唯獨重殺會明顯震手震肩膀加減速弱到爆,But 5%機率仍會爆速一兩顆XD. 我一直歸咎為自己不會殺球技術不好跟肩傷心理問題不怪拍, 然後mini期待也許我哪天開竅技術變好這樣 呵呵 (習得無助感 我們都是帕夫洛夫的狗 嗷嗚~~).
羽球拍真的有差值得花時間找適合的:
近期用了略軟一點的新拍之後才知道,原來我已經提升程度到能正常殺球了,只是之前因為用的拍中桿太硬我很難能打出型變所以慘(重殺打感就是踢到鐵板). 雖然新拍的第二級次硬硬度設定還是對準度與擊球方式有些影響,會沒這麼準不大喜歡,但能無傷使出爆殺了倒是補足我最弱一塊, ^0^/開勳. 以上蠢體會供各位參考.
評: 新手或第一次換拍想提升攻擊會比較容易遇到過硬問題,因為都看網路評論 阿這隻攻擊比較強這樣XD. 先保守挑比原拍硬一級就好,評語為攻擊好,傳導直接通常是超硬拍(高磅高手在打的).建議挑拍跟挑線的磅數一樣,能打得動適合的軟硬度最好,這樣加成才大, 殺球會遠比打不動的拍還強歐.
結論:球拍硬度優先選擇適合自己的就好, 打得動但想試其他打感用磅數調或換線就可以達成. 至於球拍本身打不動時再降磅仍有可能打不動,or降磅調成打得動但由於磅數比平常習慣低過於黏球一樣不好打,出球不準很難運用技術這樣情形也可能發生歐,就是一個瞎忙阿, 反之亦然.
多想兩分鐘,也許你也可以跟我一樣不要買這麼硬的拍, 而那些殺器就留給殺手們去用吧
評:至於李宇軒特別拍影片說的球拍沒差,是的程度到體保等級就”相對”沒差,什麼鬼拍都能用頂多有沒這麼順手. 但要真劍勝負比賽一定用慣用拍, 強硬用不喜歡/不合適的拍就參見2022年世界前十選手李梓嘉龍牙一改用龍牙二的戰績慘況吧.龍都變蟲了.
2022/11/11 羽球筆記22 沒錢請教練? 高手會是你的好朋友
講下高手我朋友,對他我只有感恩師傅讚嘆師傅可以形容. 他的程度就是中羽六級頂摸七級邊業餘高手,國內分級表約12接近13左右. 非體保要爆打他很難就對了. 我會藉偶有機會一起打球時問大小問題(預先準備), 此時得到的答案是人家十多年練過來的過程與高一等以上的體會,非常值得學習, 幾年的精華就在那一兩句話. 請珍惜並最重要的是感恩、感謝,畢竟人家沒必要教你,沒必要分享他的精華.
這裡要說的是寶庫就在那,請自己去挖, 挖了你就成長快. 另外就是不要貪多嚼不爛, 有心問不練不改. 問了一堆幾個月後還是打一個鳥樣,基本白問白教,教的人久了也會隨便教教應付應付,以後你就不用想學到啥東西了 (白話文講: X的浪費我時間 這樣的OS).
成長上改進時間有限我基本上只會問最要改的是什麼,然後對這個課題努力看看,真無法的話也要展現好歹有些進步(雖然個人佛系對於這個覺得也是要交代得過去阿,做人基本). 最需要改或進步的這個問題,會有高手對你打球的整體考量,也就是最有效增進你實力的部分, 不改and不問就真的很可惜.
最後給高手我朋友,知道有在看大概也覺得看過就會懶得再看,所以也許看到也許不會看到,還是要說非常的感謝你的分享,受益良多,感恩師傅讚嘆師傅~~XD
2022/11/18 羽球筆記23 思考打球-球不會飛怎打
狀況又是爛球, 本週打球雖然換球了,可球飛的速度相當的慢,剛換球那週打起來還可以接受懷疑回收球當新球使用較多、開封過沒打完的球吸太多濕氣或是買到低球速的球都有可能.
觀察全場在打球的都有這樣的情形,無論高低手. 大家為了打遠明顯都多出不少力. 某場與團內高手一起打,親眼目睹 他殺球幾乎全被抽回來,整個打到火大.我的殺球則是因為新拍又用高磅結果更慘變平變高,被反殺好玩低 崩潰~~. BTW羽毛完整像新的但其實打過的再打還是會變慢.
解法:長球懟回去就是了, 準備慢了的平高或垂直下落高遠其實有點難有威脅打回去,對手也是這樣的狀況,當主動打高遠球或平高後,守起來近於毫不費力. 對方長球反正慢就對拉不怕, 而殺球慢到根本像停在面前可以反抽或輕鬆擋網,殺球慢切球基本上也不用怕. 該場我換了戰術後由原本打來痛苦不堪10比4落後搞到大逆轉贏球. 值得一提的是最後一場根本用高遠就打垮對手(雖然是放水場多打高遠但也確實勝之不武阿).
評:不要跟球過不去,球慢用防守反擊也很好,用球也是戰術制定的一環. 就如同我打好球用高磅超爽,爛球得用低一點打才好上出力,所以因應各種場地與用球準備拍子也很重要.一堆用爛球的場,內部團員則是有會有用力抽就對了九成不會出界的場地心理優勢,另類的大力、快又不出界(正常較常見的其實是高磅高速不出界情形).
2022/12/2 羽球筆記24 羽球雜感
-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磅數跟拍,要了解自己的打球風格跟拍性,才能有最佳表現.
- 晉升弱中級之後(分10), 必須要練球或各種專項訓練才會上升快. 這時再佛系成長就更慢了.
- 打球弱點不改就容易被抓.思考跟練習就能改善. 與其弱點被針對生氣氣,不如修正後打爆對手
- 教學相長,打得好不一定會教. 教得好就代表已經進到一個層次了,羽球是理解與實踐的運動.
- 打得好基本上就是懂得多,處理過的球多,因此應對手段多.所以偶爾出去零打見世面也很好. 此外球齡越長熟練度越有,打起來就會越像下棋,是一個如何將死對手的課題.
- 羽球個人認為新手成長重點 發球,接發球,防守, 防守反擊,最後才是攻擊 ,打不死的比較強XD. 至於殺球大門sha就對了,一球殺不死就兩球, 此時不殺等老了就殺不動.
- 台灣的羽球分級是一個很搞笑的東西, 謙虛與看不起的綜合體. 當高手群謙虛自評把等級評低時,看著較弱的他人就覺得,怎麼可以評到xx級又或關係好怒加兩級. 18級分級表就是這個現象,敢評自己是11程度得要到接近13體保才不會被閒話. 所以還是中羽分級實在,以動作跟能力評比敘述較無爭議, 不用一個等級各自表述. *最近還看到分級表7級就應該會跳殺的詭異說法,這樣不如直接分幼幼班跟會打球的兩級就好啦 (就像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by 斷水流大師兄).
2022/12/26 羽球筆記25 壓力與成長-新手慎挑場地少越級打怪
對於羽球來說壓力其實就是面對到強大的對手,甚至是強大會臭臉的隊友. 大家應該都有經驗3強1弱自己是弱的那個, 加上如果強隊友不想輸的話,那還真是壓力爆錶. 簡言之靠北要是我夠強球都能處理好還會壓力山大嗎XD.
過大壓力是學習緩慢原因之一
講以前過來的經驗,基本上就是新手過來的到哪個場合都弱,比賽往往都是自己丟了7成以上分數,無論是直接失誤或是回球品質很差導致隊友丟分. 打起球來就多少一直想道歉,都是因為我輸這樣. 挖坑補坑大賽~~
評:新手or 弱手就愛自責其實打得爛才正常啊,完全在大家預期中不需要太過在意. 新手多注意各種球該不該打, 球路該怎麼打這類的經驗踏實成長比較實在, 而當天球打不打得好就看天吧. 也注意不要自暴自棄, 羽球開心打就好.
新手時期除了沒有正式的學習,基本上觀念揮拍步法都差外,學習上又不得要領進步有限,只能說是壓力鍋期 . 當時大概就分級表4去打人家8級場吧, 打球要沒有壓力根本不可能,上場都先緊張到爆. 腦子裡最常出現的詞就是丟人,我沒這麼弱 這類想證明能力的念頭XD
評1:客觀程度本來就廢,其實就無所謂自尊可言,完全是瞎自尊 大家也不要落到這種無聊認知陷阱裡.偶爾贏球那叫矇到.
評2:過大壓力會讓身體僵硬打不好球, 同時腦袋一直想馬上學好學習效果肯定會變差. 腦袋要放鬆學球才會快. 個人算是有點小聰明的人學習力有一些,但學球前幾年真的很慢就是沒察覺到壓力與要找程度適合的團. 把壓力拋開一些, 慢慢學反而快上不少,這也是學球的江湖一點訣.
適當壓力有助成長
進步比較快的時期算是到程度近一些,自己大概排在倒數1/3的場地打球, 這樣的情況下有緩了一半來自面對強者的”表現壓力”, 同時還有一小群球友可以讓自己建立自信. 有點餘裕下才比較能知道球該怎麼打跟球路效果確認. 同時仍可接受到強手給的壓力慢慢調你的弱點, 像初期的後場左右跑, 半場前後跑, 小球耍人與高速球等 自然就會適應變強點.
羽球怎樣面對壓力
1. 最有效就是逃避XD , 不要越級打怪.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 by 月薪嬌妻
2.不得不面對屠殺狀況就開心面對,並設定自己的小目標. 像我是我要接高手子彈球,接不到會想就算接一球都好, 另外可以是我要少被騙幾次. 至於超強隊友狀況也可以主動說明會多打前場,反正都是要被趕到前場,少了白眼加練好前場我也賺到,怎樣都不虧.
3.多做基礎訓練,練多練久了實力上來,本來的壓力就會減輕或變成不是壓力了.
4.學習進度上, 你是你別人是別人, 你學得快才是快. 不要把別人進度當自己壓力,放輕鬆才快.
2022/12/30 羽球筆記26 場下請教人好嗎?找誰好
場上中手高手都有,有時新手想請教卻有種種不好意思與懷疑,究竟該怎麼辦?個人覺得問就對了,然後保持懷疑再三驗證,有理有效才是實際,過程中不懂要追問,還解釋不清楚就可以放棄在這個人身上找答案. 此外我個人觀點是找至少分級表10級程度以上的人比較洽當,最少他們打球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跟怎麼做了. 10以下的較沒辦法明白說出道理.
評:請不要問了A沒兩下馬上跑去問B,然後在那討論誰的比較好這樣,你會搞到沒朋友. 真懷疑改天再問也可.
有一派觀點是,野路子的不要問,野過來的觀念不一定正確. 另一派是問校隊體系高手才可以, 有正式基礎的才相對值得參考. 這裡首先先說明一下野場沒有正式學習過的有可能道聽塗說,看影片或論壇看錯點,以至於問出的答案可信度值得懷疑. 校隊高手則是可以做出正確的動作或提供以往受過的指導方式,但缺點也許只會做不懂原理不會教(老師沒教).
兩類人我覺得其實都可以學習不用預設立場, 兩類中教的好與教的不好的都有遇過, 所以其實是看運氣而已. 關鍵在於原理能不能好好說明,或是小撇步是否能發揮作用. 反正問問馬 不虧. 有教練能免費問是最好 不過會不會被推課這個就 ㄏㄏ了(But 荷包君瘦了球技就強了).
小例子:曾有新手問我長球怎麼打跟揮拍會痛, 看完揮拍我只調了他的握拍在掌中位置, 稍微說一下力學角度為什麼調, 然後請他用很慢速自己熟悉揮拍方式揮動幾下看看, 本來他還帶著懷疑的感覺(要是我新手也不信 最好是), 結果下一場打完跑回來開心跟我說他的肩膀不會痛了,打球也輕鬆又遠了. 這個東西就叫做原理XD. (其原揮拍肯定會導致卡肩膀)
這個新手因為揮拍握拍大致正確,但如果採用最常見量變產生質變方式練習(就多練阿)就可能會跟我一樣練成之前就炸肩膀,不會觀察問題的&無法解釋原理的我覺得才是真正恐怖的教學者.
評:除非很熟可以鬧, 不然對教的東西有懷疑請放心裡不要放臉上,這個事實上很不禮貌歐.人家願意免費教就算不對也請給他一個禮貌上的尊重.
2023/1/9 羽球筆記27 給羽球新手的建議-高遠球熟練撇步
新手初期 腳步好一點點跟高遠球好一點點, 我會選高遠球能力. (but 最好同時都訓練)
高遠球還不穩定時,請特別給自己一個月時間打球時都打高遠球及挑球,就是球路只有左右拉底線. 這個就是不練球下以賽代練的方式. 事先請跟搭檔溝通過你想這麼打,取得同意後就可以進行. 除了高遠肯定會進步之外,同時也可以稍微練到各種球路的防守跟移動.
=>主動去打高遠球其實會比較輕鬆,容易打遠 XD
評: 三不五時中場肉包球,就不要想什麼高級回球方式,堅定的專注的1001招高遠打下去就對了,漲經驗值重要. 至於說會輸,在這程度時除了蹲前場, 不然就算你想打什麼鳥其實都會輸(菜雞互啄場不算). 就算學了很多詭異招但是高遠打不好我就打你底線就一直死,豈不輕鬆快活哉. 啥都想練以不練球只打球來說,這樣不會進步比較快.
個人經驗是, 弱手時期經過一個月這樣打, 本來60%有底的主動高遠球變85%有底=> 進步巨大. 其他部分收獲就是來回比較多拍, 前後移動跟左右移動會增強一點點. 至於高遠球到80%有底時就可以考慮加入部份打快一點的高遠也就是平高做聊勝於無小小攻擊手段.平高出力掌握熟後,才是反手遠球學習的時機.
當一直打不好遠球就會逃避想歪招 想好歹得點分, ex 超貼網切球必殺技,這個是我新手期的悲慘寫照(過來人跟你說 好好面對以後才有正常爽球打). 實際上就算偶爾好球得個分,之後人家隨便壓後場還是輕鬆掉分,所以為了快速熟練長球,我封印殺球一個月,就打長球跟不得不用調整用切球. 至於當時成果下來是非常滿意的.所以別害怕以堪用為目標的話長球是多少有救的.
2023/1/20 羽球筆記28 我不熟練的連貫-而你做的好嗎?
連貫(見影片)是個目前想練及想調整的東西,也被不同高手點出來有這個問題,說法上是一個說是沒準備(打球要準備阿~~嘆氣貌), 一個則明確說是沒連貫概念QQ. 雖然多少內心受傷但有被唸才有進步可能.
首先個人之前認知的所謂連貫比較傾向先解決後場左右可連殺優先的移動概念, 然後才是邊線越殺越前面的連貫(中間連貫倒沒問題). 概念上確實比較缺少邊線上面的連貫, 殺直線總覺得隊友多少也要注意一點吧導致反應很慢 => BUT 實際上殺邊線而隊友偏前場中間時,回球的邊線過腰直線自己要顧,特別是跟強的有連貫概念的隊友狀況下.
至於連貫聽起來很神,實際上操作難度在於. 預想連貫攻擊結果每個殺球(or下壓球路)都被人輕鬆左右彈底線或是抽對角偏被動, 基本上就是一個在連貫三個小朋友的狀況,沒有攻擊力也就無所謂連貫可言了. 以上我的問題也跟大家分享. 樂觀思考則是可以以殺球都會被抽、彈為前提作主要準備QQ
反過來的說法也可以就算沒攻擊力(or 不攻)可是連貫很好,一直都跑位控球很順持續進攻,能這麼有效控久了也會有機會出來,與其說是連貫好比較像等級差XD, 你想怎麼打對方就會被你控制,這不是等級差是什麼. 實力好做啥都好啊. 至於說怎樣最對,管他前後左右,能夠控制且保持進攻的連貫就是最對.
更新: 有意識注意連貫後約一個多月,已經有邊線連貫的雛型,也就是至少有準備的姿態了(心態). 實戰上不見得能取得優勢但原直接變劣勢情形減低八成左右. 預計在持續下去邊線連貫壓迫性會有機會成為一個可取分的手段(套路),再次感謝場上願意提供指教的前輩們.
2023/2/1 羽球筆記29 許久不見的羽球新手觀察
前幾天遇到小萌新組合同伴硬要一隊打,一個分級表6稍能打,殺球有點球速but頭頂底線有問題會用反手回揮空率高,一個更新分級表4, 前方球可打而後場球大有問題.兩個人很酷的是都發雙打底線高遠長球,還沒有明確走位跟防守範圍概念.
4的這位我特別有感覺, 跟我小廢廢時一樣問題, 很難後退打長球 就算碰到還是網前肉包應該也同屬想努力卻不得要領. 順帶一提新手後退打長球小撇步,每當發現右腳確認步退不夠時(八九成狀況會發生因為退的慢),左腳還要加主動後撤才打,不知道就會一直打不好,算是人體工學跟拍面角度問題.
打這兩位我跟隊友有默契就讓他們多碰球,基本只出長球跟很少切球,偶爾被對方殺球得分,或是放了太軟球給對方結果打一個反應不及失分,此外基本不掉分.
打完球個人是給兩位建議堅持發短球,怎樣都要發短作為短期目標,如果有聽進去這階段會進步比較快. 以這兩位程度發長球,對手如下壓失分率應該高於60%,不殺只是在讓而已. 相對較新那位沒說出口的建議是後場球打不好就暫時先打前場,乖乖混雙站位挫折感才不會太大,然後暫時每顆回球都底線長球就好.
評: 新手發短球,中手會看狀況回還能接的球,不用太在意會被撲死,知道是新手還卯起來撲的肯定是球品不太好的人or勝負魔人.
另外一提的是當日也有對戰不錯高手,同樣也是面臨一球殺球也沒有的就被他控到贏,打了幾場及有小聊後有特別請他殺一兩顆球來看看球速,但完全不願意配合 XD, 這個也是程度差距大到人家不願意出一點點力. 雖然誠心的請求被拒絕小不甘心,不過只能認了畢竟只是看不上眼的菜比八對手 ㄏㄏ. (中羽分級差近兩級,基本上就可能會有這種看不上眼現象,或說以免被認為虐菜現象)
2023/2/13 羽球筆記30 發球容易被推怎麼辦
近日打球有感,同一場球隊友只要發球就會被推,我發球幾乎沒被推之現象探討.
首先一般遇到了對手貼線站,基本上就只能減少被推比率,意思就是被推很正常, 能貼線站基本上也不怕你發後場,你不發後場我就照推壓. 至於怎樣會不限程度被推到飽,就是1.單點又穩又準節奏固定 與2. 不在話下時不時飄高的球, 不壓對不起xx這樣.
這邊講各一般程度的狀況,之前我的發球雖然算準又貼網但節奏基本一致,落點一場球大概發各十顆左右都會在發球區靠T字線上,輔以偶爾一顆2號位外角,這模式遇到高手還是不免被推爽爽,十顆可以被推六、七顆.基本上就是狀況一,技巧打磨到一定程度後就需要變化來提升.而隊友的發球則是固定發1號位T字綜合了不時飄高, 合體更加好推XD (一種不夠你有用兩種嗎)
簡單解法除了根本性的發球要貼網,過網下墜之外, 重點是球的落點比率問題. 當十顆有三顆是近身中間球或外角時,or 落點較深較快的球, 對手因為排列組合問題注意力要分散就比較難推壓. 應用後發現被推壓情形減少一半,而發球時連續得分情形變多,就算對高手也有效, 而弱一點的基本上有些就不敢推壓了. 值得一提的是節奏上也較以往快,或說有種節奏控制在我手上的感覺(不特別建議偏快,特別是發球不穩的人失誤率會上升)
2023/2/20 羽球筆記31 討厭的隊友跑位?跑位要合理
上週打了場夢魘般的球,搭配到了打了幾年還不太會打的女生. 跑位主要該顧的自己前場不顧,後場球接不到會跑兩步做揮拍動作再收手然後看著你.覺得100%該她打的球她偏不動, 100%該我捕的球卻來搶,一球差點就打到她.上場本來就想說趕快打完就算了,途中卻還是讓我有…的感覺阿.
打球最怕的就是不合理與既不合理還沒固定原則的跑位,整個會一直打結然後漏洞一堆,重點是很危險. 除了新手會這樣.第二種就是自以為強的中下偏新手,打沒兩球就進入了判斷自己比較強的模式, 然後三不五時要搶球打因為他處理會比較好的自我感覺良好,遇到這種我也是醉了.
個人跑位問題也說一下, 新手期以來我一直有以預判為藉口往前抓球的習慣, 除了真實的壓到了有可以抓球機會,更大的是後場好像退不回去乾脆往前跑,比往後跑容易的自然心理習慣(腦袋自我安慰OS: 我有做事不是後場退不了打不好歐XD). 這種容易出現在新手還改不了蹲前場的習慣及由前場後退打長球能力不足時,與更神奇的站前面還想接殺球女生想法 (千萬不要, 你以為接的到是因為大家都在讓,不會對前場找死妹紙打太快的球, 所以你會有錯覺)
目前是一場偶爾會發作一球,特別是沒體力的時候,畢竟蹲了幾年前場的習慣要根除是蠻難的,但不合理的往前就叫做偷跑,對手就會打你跑掉空出那點直接得分, 隊友則是X 你怎麼這樣亂跑打得很火捕不到這樣. 總之隊友防守判斷就變成靠北這球我到底要不要多偏一點準備, 或是腦中會有這個回合會不會亂跑得莫名其妙狀況.
2023/3/2 羽球筆記32 你也很久沒進步了嗎?給老新手、老中下的建議
看人打球又有感大多數的人程度進步不快或是碰頂的感覺. 弱中以下的球友如果你打球已多年然後最近兩年程度就微幅進步,除了之前有講過懶人進步法,多看文章球路要稍微模擬之外,有兩點要特別值得回去注意.
- 揮拍是否正確
- 腳步有沒問題
揮拍正確與否很大程度決定了上限,有些人就算切拍了還算能打出到位長球, 但其殺球跟切球肯定不穩定下網率高.揮拍不正確情況只要多拍就容易變劣勢. 首先長球對拉會一下就沒力, 移動擊球時切拍角度更多元更容易短. 再來切、殺下網率高&慢, 殺球則是降速明顯不太有威脅. 以上說起來請矯正正拍面擊球跟力傳導會加強20%,然後長、殺球質量變好才有所謂一致性的開始.
若是合併了腳步問題, 很多時候就變成不知道腳配合上手該怎麼出力,甚或常常無法出力還硬打. 另外還有過慢到位導致多少拍面還在向上時擊球, 也就是底線回網前高肉包切球 跟 底線打出中場沖天炮肉包長球出現的原因. 基本上有萬年弱點就是沒有針對性訓練腳步導致. 腳步是很需要模擬的, 各種球點位置一步範圍主被動球點怎麼動怎麼揮拍,兩步 … 三步… 甚至橫跨全場怎麼跑. 只要沒模擬過僅靠身體自然行動就會慢或卡.(當練多了身體自然會動時則會變快變有效率)
評:你沒想要改或做出改變行動,自然結果不會變只會重複打出鳥球.
以上也是本人廢經驗,目前也改善蠻多的供參.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週開始稍微訓練各30分鐘左右球質算好了不少,控制對手能力顯著提升(之前打球幾乎沒有能控制同等級對手的感覺-等同連貫不起來), 擊球上明顯可以較精準控制球出力跟角度,而非以往的純靠當天手感的不踏實感. 腳部的配合也是同理, 照上面模擬也是能接得球變多處理更主動. (練球是很重要的 by 高手)
*揮拍練習小撇步:練球時多練輕鬆的短一點長球是很好的,多打抓擊球抓手感,比底線到底線硬出力練習還有效率,這樣才會慢慢接近對的揮拍,當會了就只是出力大小掌握問題而已.
2023/3/12 羽球筆記33 在球場上你會因為對手怎樣行為生氣呢?
小聊一下近期打球難得暴怒, 也算是很久沒有對上一個人就要打爆他或全力以赴的感覺. 因為體能跟個性關係,基本上我都是用70~80%狀態在打球(中了遲緩光線),全力的話大概速度會變1.5倍的感覺.
這個人打球比我差一些些, 程度勉強開始接近中級的中下. 在剛開始一場我配新手, 對方一中一中下的球中,他基本不讓新手甚至殺球, 發球也會對新手發快的後場, 此外隊友後場回的網前肉包吊球,我在前面轉身閃了還是大力下壓到我身邊. 這些的行為完全就是不爽的點大集合, 要有球品跟前輩風範阿.
之後對到幾場程度相當的場就都提速打,有機會就全力重殺,搞到他基本上殺球都接不太到,光是接殺揮空失分最少5分,我想他打的應該也不會太高興,被殺爽壓爽的. 至於我達到目的我也爽爽的XD.
打球不分程度的就想給對方難看或是說表現自己好棒棒,總會遇到有人看不下去想給你難看的, 何必呢. 要表現能力也挑一下對手, 大比分打贏差不多或稍強的才會比較帥, 只會欺負新手”衝三小”. 遇到新手打些稍有難度的讓他跑跑腳步多點來回就好,打球大家開心玩玩不是很好嗎.
2023/3/20 羽球筆記34 萬惡球路斜線球?
本週是個無精打采的一週, 打起球來沒什麼激情. 一是遇到高了三級的對手打兩場,只能說無力可施~身累心累, 二是對手沒什麼火花. 唯一可分享的是一場隊友的出球讓我很難移動退防的狀況XD.
狀況有二, 1. 我前-隊友後場時 中間球打了斜線低平高, 不知隊友會往哪走,退球反邊斜線怕撞上,退有球邊當靶. 2. 我前-隊友後場時 邊界底線打了斜線低平高, =>退有球邊當靶(應該但不佳的走位), 而退斜線隊友又在靠邊線超怕他直接上他的直線上來. 整場我大概被嚇了七八次,就差沒跟他說拜託少出斜線低平高球.
若講基本原則站位講沒輸贏的是由前場決定後場看著辦補,畢竟前場的後腦沒長眼睛, 但上述情形我實在很難退,就算硬退了有球邊準備姿勢不良邊線球,殺球,平高球底線威脅都很大(真出長球我只能彈長球回去,不然難處理). 而退斜線隊友也是距離遠衝忙上對方直線準備也是不好準備. 至於出直線就完全沒問題啦,前場退斜線.
以上情形1.不要出快速低斜線平高, 出正常斜線或直線高遠就好, 走位就可以慢慢到位,大家來穩守一波. 2. 可出直線平高多少有壓一點意思, 後場上直線,前場退斜線比較快, 就是緊急怒守一波但兩人雖急都還可有準備. 3. 中間底線尚可出中間平高, 壓縮對方反應跟誰打球的思考, 以及線路稍微被限制還算比較好守. 退左退右就前場選一下就對了.
2023/5/10 羽球筆記35 打法需不需要改變? 掌握多種打法才是王道
本篇為反思文章, 個人一直以來都是以做球及防守反擊做網前球為主,以攻擊而言實際上力有未逮. 而這樣的模式會把自己多數時間置於前場,有強力殺球隊友會如虎添翼;但當遇到了後場只有切球或長球的隊友整個就完蛋, 常見身於前場時對方抓到切球必須一直要躲打臉. 換句話說僵固的思考模式會決定你我打球的上限.
評:後場80%是切球的人通常會被抓到死,前場保持位置敢接的在下非常佩服.
針對軟球路or弱的隊友則應該要有第二種打法, 之前聽過高手作法是控水溝即單雙打邊線,用線路控制讓對方出球受限只能跟自己對打, 此種打法本人深受其害跟高手打完全逃不掉(無法擺脫). 另外此前自己試過的則是多防守反擊進行抽壓不做擋前場球與放小球,多少有用一半一半,遇到強的有機會抽死自己,但對於防守有信心的人就可以堅持這種戰術…
再一種就是強攻了,儘可能掌握機會攻擊看攻擊力能不能破, 這個其實是我優先試探的戰法, 有成功率就會多用, 但發現被抽、頂好玩或是隊友前場根本不會封網*就會換. 強攻的另外一個版本就是提速突擊, 突然的加速對手多少也會不適應可略搶個幾分,強攻跟突擊基本上消耗很大,消耗完了就KO.
評*:有沒看過中間底線殺中路(無法反殺情況)對方擋回前發球線後中間稍偏旁邊一點的球,然後需要殺球的人去接的(因為隊友退去一邊了,原本有去T字後 啾咪^^ 跟NBA一樣空氣檔拆…). 一方面讚嘆對手接的毫不費力,一方面呆萌 X這球為什麼我要接, 遇到真的是OOXX, 某種程度上寧願自己直接殺上網還好點.
綜上能夠靈活切換模式也是一種強,代表這些模式都有實力駕馭,個人目前切換還不靈活也與大家共勉.
請恕工商一下,
如果您有想買入門耳機又怕買到不喜歡的調音或怕踩雷,
歡迎也看看我的品牌耳機Rocmy RP1,專門設計給想入門燒友,
全能高CP保證一次滿足歐. 北部可預約試聽,詳見RP1商品頁